暑假是孩子的快乐时光,也是意外伤害的高发期。每年一到这时候,消化道异物、溺水、坠落伤、交通伤害等频频发生。 那么,孩子们如何远离意外伤害?6月28日,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儿科学组委员、武汉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张芙蓉教授为家长支招。
国内外调查数据显示,近60%的儿童意外伤害都发生在家里,这一数据颠覆了很多家长的认知。如果家长看护不到位,家里也可能“危险重重”。
武汉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张芙蓉教授介绍,宝宝学走路时跌倒,严重的可能导致颅脑损伤;另一种比较可怕的是高处坠落伤,大多数情况是家长单独把孩子留在家中,或者在孩子睡熟后,家长利用这段时间外出办事,没想到孩子提前醒了找妈妈,有的会爬上窗台,可能出现意外情况。
此外,从接诊来看,食道异物的孩子主要集中在1岁到2岁;气管异物主要集中在1岁到3岁;鼻腔异物的年龄跨度较大,7岁到8岁也可能发生。玩具的小零件、扣式电池,或是吃瓜子、坚果、糖块等食物,都可能被孩子吞到下肚,严重可能导致窒息,甚至消化道、食道穿孔、梗阻、出现化学灼伤等,十分危险。张芙蓉主任建议,家里的小物件要放好,日常吃饭时,家长注意去果核、骨头,培养小朋友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进餐时避免活动、哭闹。
此外,暑期烫伤的孩子也很多。张芙蓉主任解释,家长兑洗澡水时,孩子可能不小心跌坐在热水中,造成大面积皮肤烫伤;还有的家长做好饭菜,孩子好奇拉扯桌布,可能将饭菜掀下来导致皮肤烫伤等,这些都是家里经常发生的。专家提醒,烫伤发生后家长不要轻信偏方,莫在伤口涂抹酱油、牙膏等,应第一时间局部降温,将烫伤处放在流水下冲洗半小时左右,再送往医院治疗。
意外伤害已成为14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一“杀手”,全年都可能发生,尤其在暑期,孩子在家里、户外的活动增多,家长稍有不慎,孩子就有可能出现意外伤害,所以暑期也是医院收治意外伤害患儿的小高峰。
张芙蓉主任说,一般来说,最多的是坠落伤,还有交通事故、溺水、消化道异物、误服药物中毒等。张芙蓉主任表示,从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情况来看,男孩比女孩更多见,2岁左右是高发年龄段,他们好奇心强、活泼好动,但安全意识和自控能力还不成熟,容易发生意外。
不同年龄的孩子,意外伤害的类型也不同。如3个月以下的宝宝,发生意外伤害多是被动性的,如呛奶导致的窒息。而1岁左右的孩子刚学走路,家长如看护不周,宝宝在学步时容易跌倒摔伤;再就是家长喂药剂量过量。而1-3岁的幼儿,容易发生气管异物、消化道异物等,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喜欢用嘴探索世界,随手拿起的小玩具或小零件,都可能被他们吞下肚子。
张芙蓉主任建议,到学龄期的孩子,他们活动范围更大,容易在马路边玩耍时发生交通意外;而到了青春期,一旦情绪出现叛逆,可能出现过激行为。专家提醒,总的来说,只要多注意,很多意外伤害是可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