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洋芋的味道
文/大麦
难得回到老家休几天清静的假期,除了静静陪伴父母外,还有很多老亲旧友必须拜望。
亲情和友情,是人生的两条拐杖。“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从某种意义上道出了人成长成才成功的密码。没有谁是单打独斗生存的、成功的。反思人生旅程,总有一些人站在身后,在适当的时机,给予我们一定的支持和帮助,这些人,就是我们的贵人!懂得感恩、学会感恩、真心感恩,是修复“两条拐杖”的不二“法器”。
姑奶奶,严格意义上,是爱人的姑奶奶,爱人在《用心做良田》和《母亲》里有过较为详实的表述。姑奶奶是爱人奶奶的小姑子,姑嫂俩把关系处到了情同母女,就这份情谊,足以让很多姑嫂脸红。
姑奶奶的家,住在耀子山上。她老人家当年自已做主从川区嫁到山区,这勇气令人敬佩!
小面包车在弯曲的山路上吃力地爬行,身子时不时抖动一下,仿佛癫痫病人打颤,从头到脚的每个部件都在吱吱呀呀叫。我突然想到了前段时间送儿子上大学时在重庆的感受,那路真正契合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诗句。坐在车子里,心始终提在嗓子眼,瞅着司机师傅两手自如地玩着方向盘,打心眼里赞叹他的驾驶技术高超!
坐着暮年的面包车爬行耀子山,重新体验了一把在重庆行路的感受,心里真有点儿发悚。
到了姑奶奶家,时近中午。姑奶奶一人在家,叔婶下地劳作去了。老人家花白的头发,像诗句一样,诠释着生命的不易;弓一样的腰身,把生活的艰辛,镌刻的入木三分。好在她面色红润,说话中气很足,混浊的眼睛里透着慈详和惊讶。
“没想到呀,真的没想到,我的娃哎,你咋想起这个时候来?”
姑奶奶一手拉着爱人,一手牵着我,左瞧瞧、右瞅瞅,似乎要用她饱经风霜的眼睛,洞悉我俩生活的点点滴滴。
“奶奶,他休假,我俩来看看你,一年多没见了,想你了!”爱人是姑奶奶抱大的,有着割舍不断的亲情,这份情久经岁月打磨,越磨越浓、越磨越醇、越磨越厚重。
“我的娃,你给你奶奶和我都写了文章,你姑在手机上念着我听了,太真了,太真了,像重活了一回一样。”
姑奶奶说,姑姑读完爱人写的短文,娘儿俩抱头痛哭了一场。那些天,她顺着爱人写的文章,细细把自己的一生回味了一下,很知足很知足。
“我的娃,你奶奶和我这辈子值了!娃有心,你奶奶走了,我早晚也得走,娃写成文章,就能传世了。”
姑奶奶虽生在旧社会,但她也是走南闯北见过世面的人,更可贵的是,她在讨生活的漫漫长路上,学了不少字,能识文断字。
说话间,姑奶奶一拍大腿,“哎哟,锅里煮着洋芋哩,熟了,我去取。”爱人麻利地扶姑奶奶去了厨房。
好多年没吃煮洋芋了。鼻子把煮洋芋的香味,一浪高过一浪传到每个神经末梢,无数个馋虫在身体里来回蠕动,儿时妈妈煮洋芋的镜头随之浮现在眼前。
洋芋清洗干净,放进大锅,倒入一勺凉水,盖上用麦杆儿扎的锅盖,然后一个劲儿烧火,不大会儿,蒸气从锅盖的每个毛孔里往外冒热气,整个厨房像是被气雾笼罩,犹如仙境。我和哥哥拿根玉米杆,模仿孙悟空腾云驾雾,逗得妈妈咯咯笑......
一大盆刚出锅的洋芋上桌。看着新鲜的洋芋,煮熟后满脸乐开了花,我在心里嘀咕:别嘚瑟,我把你们一个个嚼烂,咽进肚里,解我几十年的馋!
姑奶奶张罗着还要做饭,我和爱人左劝右劝,总算老人家答应让我们就着大葱吃洋芋。我像个不懂事的孩子,抓起一个洋芋,顺着裂口撕,三下五除二,洋芋皮扒个精光,像扒了皮的鸡蛋,鲜嫩鲜嫩,咬一口洋芋,再来口大葱,那真叫一个香!一个、两个,爱人数着数,说吃了五个,要不是胃撑的难受,我一定要再吃一个。
记得小时候,家里穷,家家户户隔三茬五煮洋芋,有时窜门子,正巧赶上饭点,要是煮洋芋,那一定要吃一个的。洋芋,是农村老家的主粮,也是命根子,它救活了不少人的命。
工作后,有同事开玩笑,编得一个顺口溜:甘肃洋芋蛋,早上洋芋煮,中午洋芋丝,晚上生活要改善,洋芋切成片!我还得意地说:咱就好这一口,咋的,不服?现在想想,要不是一日三餐离不了的洋芋,我怕早饿成洋芋干了!
这顿午饭,比我吃过的任何山珍海味来的地道、来的痛快、来的贴胃、来的回味悠长。姑奶奶念叨着没给我们做好吃的,我心里窃喜,煮洋芋,对我来说是最最最好吃的。
相聚的时光总是很短暂。三言两语中,几个小时就从眼皮底下溜走了,连一点儿声响都没有。我想尽力抓住,可还是从手指缝隙里滑走了,如沙漏!
临别时,姑奶奶拉着我的手说:“你把我孙女照看的这么好,我一直念叨着要好好谢谢你哩,却让你吃了几个洋芋蛋!”
姑奶奶的话是那么真诚,真诚的让我惭愧!我一个小辈,照顾妻子天经地义,哪能担得起姑奶奶的感谢?扪心自问,我们结婚近二十年,是爱人一直在替我尽孝、照顾儿子、守着家,要谢,还真得好好谢谢爱人的无私付出!
返回的路径,爱人选择沿着山路步行。
一路上,她上窜下跳,说这儿小时候来过,那儿小时候走过,还说了很多姑奶奶在这条山路上走出的精彩人生。
走着走着,我明白爱人为什么选择走这条山路。近八十高龄的姑奶奶,在弯曲的山路上,用感恩把娘家和婆家系在一起,近个一世纪,亲如一家,不分彼此;用勤劳撑起一个家,儿孙成人成才,个个都有出息,知感恩;用善良赢得乡邻的尊敬,村里村外都夸她,是第二个杨家老太太,是一杆旗;用仁爱续写了奶奶的传奇,奶奶走了,她把节力棒高擎。
山路上,各种我叫不上名的野花竞相绽放,有的打着滚、顽皮的像小孩,有的捂着脸、害羞如新嫁娘,有的伸长枝蔓、似要抓住远离的亲人,有的探着头、悄悄把情话诉说......
耀子山,我还会再来,这里有最好吃的煮洋芋!
作者简介:大麦,本名李琦,甘肃秦安人,70年代出生。曾从军20余载,爱诗文、喜阅读。个人微信号:1459319159
来源:吴难醒微信公众号
编审:冯喜成 编辑:杨亮亮
主办:秦安县委外宣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