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轻松关注
八达岭长城(摄影:罗哲文)
万里长城是国人从小熟知的一个代表国家和历史传统的符号。只是,它真的有万里吗?还是只是出于我们的习惯叫法?
多年以前,有个老人这样回应:“叫它‘万里长城’是低估了它,长城的真实长度当在十万里以上。”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人”的罗哲文,早在1948年就开始了对对长城的调查测绘工作。那年,师母林徽因对24岁的罗哲文说:“因为离得近,觉得总有时间去长城考察,反而搁置下来,现在是时候去看看了。”罗哲文便带着相机来到了八达岭长城,看到的却是断壁残垣。
万里长城
两年后,。他开始对八达岭长城进行修缮。因战火破坏城砖,他常常要和工人们炮到山沟、沙土里,将一块块青砖挖出来,重新安放在长城上。
1985年,罗哲文和郑孝燮、单士元起草文本,将长城申报为《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长城何时出现?
楚筑列城,始有长城
金山岭长城(摄影:罗哲文)
我们都知道长城的历史相当古老,不过你知道长城具体从哪个朝代开始修建的吗?
在西周时期,城还只是单独的防御城,中间没有城墙联系,不能称之为长城。公元前七世纪,楚筑列城,城与城之间并联以城墙,这才有了长城的出现。在古代还只是用刀枪、剑戟、等兵器作战的时候,高大的城墙确是一种非常有力的障碍。
长城的用途是什么?
防御、屯田和通商
黄崖关长城(摄影:罗哲文)
我们去长城游览,很容易就能感受到长城的屏障、防御性功能。但是长城的功能又不仅仅止步于防御侵扰。
(一) 防御扰掠,这是长城的主要任务。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长城,主要是诸侯国家的互相防御。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主要的是防御匈奴奴隶主的扰掠。以后的许多朝代也大都是中原地区的统治者为防御游牧民族统治者的扰掠而修筑的。
黄草梁长城(摄影:罗哲文)
(二)开发屯田、保护屯田和保护边远地区生产的发展。秦始皇时期在修筑长城的同时,即在长城沿线设十二郡,并且移民前往开发,进行农牧业生产。汉武帝时又大量发展了屯戍和屯田,有组织地进行发展农牧业生产。这种屯田和移民开发荒僻边远地区的措施,以后一直延续了下来。
(三)保护通讯和商旅往还。秦始皇时在北部地区都有宽大的直道和驰道,与首都咸阳相联系,沿着长城十二郡也有大道相通,传递文书,商旅往还络绎不绝。长城和烽燧正是保证这些交通大道畅通的重要条件。在汉代又打通了西域的交通大道,使节来往,商旅往还都是走这条大道。
长城布局有什么讲究?
古北口长城(摄影:罗哲文)
长城的总的布局,绵延万里好像是一条线,然而它并不是一条孤立的线,而是一个防御网的体系。。
各个朝代长城的防御系统的名称有所不同,但其职能基本一样。以明长城为例:长城的建筑与长城的军事防御体系布局是相适应的。
嘉峪关(摄影:罗哲文)
明朝的长城军事防御体系为:第一,。第二,是在长城沿线所设的军事管理区“镇”。第三,有些镇在总兵之下又按实际情况分设几“路”防守(明朝初年所设“驿”与路相差不远)。“第四,为关城和隘口,这是长城线上的重要据点。第五,是堡或小城。这是长城防线上的基本单位。第六,是烟墩或墩台。也叫做烽火台。第七,是敌台或敌楼。是跨建在长城城墙上的台子。上面可住人巡逻,眺望和打击来犯的敌人。
长城有哪些构造?
游览长城,或者观看长城的美照时,你有没有仔细看过长城,都有哪些构造?
1)长城城墙
长城城墙
城墙是长城的主要建筑工程,它翻山越岭,穿沙漠、过草原、经绝壁,宛如一条巨龙,飞腾在我国辽阔的大地上。万里城墙把成百座雄关、隘口,成千上万座敌台、烟墩连成一气,成为一项古代建筑工程史上的奇观。
罗哲文手绘明长城
历代长城的城墙建筑形式、建筑方法、建筑结构都不完全相同。就是一个朝代的城墙也因地制宜,在建筑结构和形式上各具特点。各地长城城墙的形式和结构种类也很多。
2)墙台、敌台
八达岭长城墙台
在长城城墙上,隔不多远有一个突出墙外的台子,叫做墙台和敌台。墙台的台面与城墙顶部高低差不多,只是凸出一部分于墙外,外侧砌有垛口,这种突出城墙以外的墙台(也叫马面),在作战功能上起很大的作用。有了突出的墙台若遇敌人登城就可从侧面射击,使登城者受到城上和左右两方的射击。这种墙台是平时守城士卒巡逻放哨的地方。敌台即是骑墙的墩台,高出城墙之上,有两层、三层的。守城士卒可居住在里面,并储存武器、弹药以抗击来犯的敌人。
罗哲文手绘明长城
军火器具如临时起发,则运送不前;如收贮墙上,则无可藏处;敌势众大,乘高四射,守卒难立。一堵攻溃,相望奔走。大势突入,莫之能御。今建空心敌台,尽将通人马处堵塞。其制,高三四丈不等,周围阔十二丈,有十七八丈不等者。凡冲处(即险要处)数十步或一百步一台;缓处或百四五十步,或二百余步不等者为一台。两台相应,左右相救,骑墙而立。”
3)烽火台
汉代长城烽火台遗址(位于甘肃省敦煌市)
烽火台是利用烽火、烟气以传递军情的建筑。如遇有敌情,白天燃烟,夜间放火。烽火台的形式是一个独立的高台子,台子上有守望房屋和燃烟放火的设备,台子下面有士卒居住守卫的房屋和羊马圈、仓房等建筑。
烽火台的位置大约有四种:一是在长城的两侧,紧靠长城;二是在长城以外向远处伸展的烽火台;三是在长城以内向王朝首都联系的烽火台;四是与相邻的郡县、关隘、军事辖区“镇”相联系的烽火台。大约每十里左右,选择易于互相瞭望的高冈、丘阜之上建立。
来源:乡土人文地理(选自:新京报书评周刊)
喜欢我们的朋友请您转发到朋友圈和更多人一起分享!
关注我们:搜微信号“江苏旅游培训”(js_lypx)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轻松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