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出生在盛唐,朝廷通过科举制为朝廷选拔人才,象和李白同时代的很多诗人都是通过科举入仕,象王维、王昌龄、岑参等都是进士及第。
可是为什么李白终其一生都没有参加过科举呢?而是剑走偏锋不走寻常路?除了自荐就是四处找门路?
难不成真的是天生我才必有用?他天生就恃才傲物,藐视一切,根本就不把科考放到眼里?
在唐代一般想要做官一般有两条途径,一要有人举荐,二参加科举考试。
科举制从隋文帝杨坚朝代开始,至盛唐,已经非常盛行。
莘莘学子苦读寒窗就通过这样一级级的考试来做官,实现自己报效朝廷的人生理想,换句话说,就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体制已经定型。
而且到了李隆基时代开元、天宝年间已经非常正规、严格。比如学子的出身这块儿,要写清乡籍所在地,父祖的名字和职业。
还有一条就是生意人,或者家里有生意人,不许做官。生意人的范畴很广,比如,戏子、吹鼓手、理发的都没资格参加科考。
李白,比别人更渴望建功立业一展雄才。
关于他的出身,很多研究李白的人说,他绝对出身于富商家庭,看他的诗就知道: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他貌似自从少年就不愁衣食,四处游历,仗义疏财。金钱貌似在他眼里真的是粪土。
《新唐书》载,李白为凉武昭王李暠的九世孙。
大家知道李世民贞观修史时,就把自己家的老祖宗上溯到凉武昭王这一脉。所以,李十二白同学很可能与李世民同宗。因为老祖宗李建成和李元吉的缘故,李家才被迫从中原牵到了西域。
但是这种说话也被人推翻。
所以说,李白家的祖籍为今甘肃天水,隋末牵至碎叶城(今苏联境内)。李白五岁时才跟着父母牵到了今四川江油。这倒是可以说得过去。
说李白出身贫寒,年轻的时候,成了斗鸡徒,然后杀了人,然后才举家避难来到四川。可能缘于李白家世不清不楚,所以才没资格参加科考。
但是说李白不想做官那是假话。他平生貌似一直走在自荐的路上。
他给很多人地方官写过自荐书,然后附上自己的大作。希望能有伯乐能识得他这匹千里马。
著名的《上韩荆州书》《上安州裴长史书》等。
在《上韩荆州书》写道: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