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定区按照“致力脱贫攻坚、加快转型升级、建成小康安定”的总体要求,坚持把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助力脱贫攻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以特色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通过政府推动、主体带动、科技驱动、市场拉动等多轮驱动的方式,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形成了“粮经饲统筹、农林牧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的良好格局,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坚持政府推动,打好政策“组合拳”
按照“粮经饲统筹、农林牧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的发展目标和“稳洋芋、减玉米、扩牧草、增蔬菜”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全区农业农村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全区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关于致力脱贫攻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实施意见》《“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和政策的“洼地”效应,大大加快了特色产业发展、农业科技推广、新型主体培育和农村土地流转步伐。在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的推动下,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多年来持续稳定在100万亩以上;玉米种植实现了由以粮为主向粮饲(草)兼用转变;推广种植优质牧草22万亩,多年生牧草面积达到80万亩;蔬菜种植从传统的水川区乡镇向浅山区乡镇延伸,种植面积由2012年的7.5万亩增加到2016年的14.1万亩。培育种植大户2009户、家庭农场23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375个,农户入社率达到46.25%。累计土地流转面积30.41万亩,土地流转率达到18.8%。
坚持主体带动,探索发展“新模式”
面对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农村空心化、农业低效化、农田撂荒化日益加重的趋势,把“地由谁来种、钱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课题,坚持培育和引进相结合的原则,按照“打绿色生态牌、走合作带动路”的思路,依托扶贫项目、金融信贷等资金,采取“六优先”(即给贫困户优先提供良种、优先收购产品、优先安排用工、优先土地流转、优先吸纳入社、优先入股分红)、贫困村按照“四个一”(即每村建一个以合作社为主的新型经营主体、依托经营主体建一个以农机服务队为主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一项主导产业、形成一种以互助协会公益金提取和折股量化到村为主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贫困户按照“三个一”〔即每户贫困户都有一个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有一项10+N(即10亩薯+10只羊或10亩薯+2头牛或10亩薯+200只鸡、10亩薯+10亩草)模式增收产业、有一名科技明白人〕等方式,加快建立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之间的契约关系和帮带机制,形成“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合作社走、合作社跟着龙头企业走、龙头企业跟着市场需求走”的产业发展格局。全区共有423个市场主体与1.66万户贫困户建立帮带关系。特别是在李家堡镇黄金村等5个特别贫困村和鲁家沟镇将台村等3个中央财政移民搬迁补助项目实施村,实施折股量化资金4481.2万元,其中到户资金1256户4330.16万元、到村资金151.04万元,年分红收益将分别达到306.6万元和12.1万元。
坚持科技驱动,强化转型“支撑力”
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坚持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不断加强农业科技和农业机械的组装配套,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种薯扩繁、秸秆转化、机械耕作、加工贮运等农业实用技术,全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和良种化进程,全区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0%以上。在马铃薯产业方面,采取“分层抓、分类建”(区上抓示范园、乡镇抓示范点、企业抓原料基地,建立脱毒种薯、优质商品薯推广、专用加工薯基地)的办法,大力实施“微型薯补贴入户”和“户均一亩种子田”工程,不断提高脱毒种薯的应用水平。全区建立原种扩繁基地2万亩、一级种扩繁基地15.5万亩、二级种扩繁基地45万亩,推广黑膜马铃薯面积86.2万亩,初步实现由商品薯向种薯、由露田向覆膜种植的转变。在草牧产业方面,以草产业开发为基础,以规模化标准化为方向,以调整结构为重点,以技术支撑为手段,狠抓草品加工、秸杆转化、主体培育、母畜扩群、品种改良五大工程。2016年,全区新建草品生产线5条,年加工草产品75万吨,秸秆饲料化利用率65%以上,培育组建草牧业合作组织38个、规模养殖场57个、家庭农场150个,引进基础母畜2.79万头(只),改良牛羊20.38万头(只)。在农机推广方面,总结和推广了高峰广生源等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典型做法,新建农机专业合作社31家,组建村级农机服务队50个,全区耕、种、收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达到46.9%。
坚持市场拉动,紧盯需求“风向标”
主动适应人们对绿色、无公害食品的消费需求,坚持把“生产绿色产品,实施品牌战略”作为提高产品竞争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优势资源为依托,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等“三品一标”农产品,努力开拓国内马铃薯、草牧、蔬菜终端市场,建立直销窗口,架起农民通往市场的桥梁,确保农产品适销对路。全区已初步形成了马铃薯精淀粉、变性淀粉、全粉、精粉皮、高原夏菜、民祥牧草、陇中蛋业等具有地域特色的系列产品和薯条、薯片、薯馕、清真大饼、马铃薯馒头、挂面、马铃薯小麦复配粉等马铃薯主食化产品。有13家龙头企业通过了IS09000系列质量认证,有23个产品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有3个产品获得了有机食品认证;全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1.5万亩,“三品一标”认证规模达到128.9万亩。,有24件商标获得甘肃著名商标、16件产品获得了甘肃省名牌产品,安定区农特产品初步实现了由商品经营向品牌经营的转变。全国马铃薯主食加工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全国第一届青贮与牧草保存学术研讨暨产业发展研讨会等全国性会议相继在我区召开,进一步提升了安定区马铃薯、草牧产业在国内的影响力,经过多年的调整和发展,全区三次产业比由2011年的21︰28︰51调整到2016年的16︰30︰54,全区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区域经济发展更加协调,脱贫攻坚的基础进一步夯实。
来源:定西新闻网
责任编辑:万永博
========分 隔 线========
点击 加关注
搜索关注腾讯微博:@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
http://www.adxc.com.cn
投稿邮箱:adqwxcb@163.com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