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中华冯氏网”免费订阅!
明成化初年,由山东寿光县徙居代州振武卫之冯氏,自其四世祖冯恩、冯惠中万历癸酉科(1573)举人,至清季咸丰九年(1859),阅10代,代代出举人、进士,蝉联二百八十六年,累有54人、72人次登举人、进士第,其中有18人先中举人,后及进士。,名重儒林,声播政坛。
冯氏以忠孝仁恕世其家,以登科取仕望其族,武而屏藩节钺,文而宫阁台垣,著作勋名,后先辉映。在如此辉煌景象所延续的年代里,冯氏族内的思想理论建设和文教建设都赢得了相当的成就。在大街市上建立坊表,当是其思想教育与宣传鼓动有机结合的佳作,并把坊表与别墅、祠堂三者定格为“建置”,屡加建树。别墅有知园、西园、东园、止园、野园、冯氏别墅等6处,既是休闲之处,又是施行“家学”和从事著作的处所。冯如京归养著书处,就在知园内之滴翠楼。冯云骕出版诗作取名《滴翠楼诗集》。坊表是专为族中那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宣传对象祝功颂德、播誉励志的独特阵地。坊表之立,各有由来。
(一)“天宠荣褒”坊,位于冯家街,是明万历直隶昌黎县知县冯恩父母的诰命坊。
冯恩,万历癸酉科(万历元年)举人,授昌黎县令,以兴利除敝为己任,推行“均徭役,勤宸恤”等惠政,垦荒田1万顷,招徕流移百余口,改变了“难民嗷嗷”的局面。为官清廉,谴革污吏,贤名甲于四辅。朝廷褒宠其父母,并勅赠其父冯天禄为“文林郎”。
族人尊冯恩为开冯氏文种之先祖。
(二)“三世藩宣”坊,位于谯楼西,建于顺治十八年七月。是冯如京及其祖、父三世诰命坊。
冯如京是清廷兴国的重臣,官至广东布政使,屏藩江左,德高望重,且是一代名仁,博通经史,熟精道义,持身廉洁,浮云富贵。顺治五年,诰授通奉大夫,并诰赠两代祖考皆如其官。光绪三十三年四月,冯氏上元会重修此坊时,增补“三世巡方”匾,为诰授山东巡按冯右京及其祖冯惠、父冯亨期题名。
(三)“文武济美”坊,是予冯恩、冯惠题名的坊表。
冯恩是文吏(前已述),其弟冯惠,万历癸酉科武举,熟韬略,善骑射,授代州振武卫佥事,特加授名威将军。故彰以“文武济美”。坊位于杨家街,乾隆五十年七月建,宣统元年冯氏上元会重修时,补“文武为宪”匾,为诰授康熙间举人、资政大夫、湖南巡抚冯光裕,乾隆间举人、湖北按察使、江西按察使、浙江海防兵备道道台冯廷丞,雍正间进士、举人。甘肃平庆兵备道按察使司副使冯祖悦题名。
(四)“兄弟进士”坊,位于武安君庙西,道光二十三年五月建,是予冯如京之子冯云骧、冯云骕兄弟俩题名的坊表。
冯云骧,顺治辛卯科举人,乙未科进士,历任国子监博士、四川学政、福建布政使等职。居官守正,声誉出众,文雄一时,举“博学鸿词”誉衔。蜀人祀之“文翁祠”,闽人祀之“朱子祠”。著有《讷生诗集》等。冯云骕,康熙巳酉科举人、丙辰科进士,矢志以文史事业报国。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康熙辛酉科江南正主考、日讲官、起居注、礼科给事中、《春秋讲义》编纂官、《大清会典》编纂官、《大清一统志》编纂官,翰苑耕耘20余年,手抄书籍数万卷,劳疾卒于任。所著《滴翠楼诗集》入《四库全书提要总目》。
(五)“五子登科”坊,别名“五桂”坊,位于道署东,是予冯仲宿五子题名的坊表。
冯仲宿曾任雍正内阁中书,教子有义方,乾隆间,五子同等科第:履威(举人、进士)、履豫(进士)、履泰(举人、进士)、履丰(进士)、履谦(举人、进士)。坊建于乾隆四十年八月,宣统元年冯氏上元会重修,续为冯步昆五子题名。冯治平(勅授文林郎、嘉庆庚申科举人)、冯淇瞻(勅授文林郎、嘉庆戊午科举人)、冯清聘(诰授中宪大夫、乾隆乙卯科举人、嘉庆戊辰科进士)、冯淑度(诰授文林郎、嘉庆庚申科举人)、冯江锦(勅授文林郎、道光壬午科举人、丙戌科进士)。
(六)“勋高五省”坊,表彰冯如京宦游五省(河北、陕西、宁夏、浙江、广东)的功勋。生平事略崇记江南“名宦祠”。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城镇街道的整修和扩展,那座座坊表渐被拆除,早无影踪了。今作赘叙,当属史海钩沉。但是,冯氏仕进史上脱颖而出的诸辈风流雄杰,以及他们闯荡社会的风彩,却不因时代的变迁而被湮灭。冯氏代表人物所持之社会观、道德观、人生价值观等观念中的先进成分,无不打有百家学派进步思想的烙印。冯氏家族所积累的“家学”、“家教”、“家训”经验及其理论,至今仍不失其借鉴价值。今天的代县是由昔日的代州沿革过来的。代州冯氏的中兴史,是代州文明史的一个横断面。代州冯氏文化群英作为当今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代县的历史先辈,为丰富雁门文化所作的历史贡献,早已炳彪史册。从历史研究的角度说,冯氏群英是雁门文化研究课题中不可忽视的研究对象。
各位宗亲,如果您感觉内容不错,请在下面的拇指处点赞,并传给更多的宗亲!欢迎各位宗亲提供更多的冯氏资料。
知晓冯氏天下事,敬请留意“中华冯氏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