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有句谚语“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一师阿拉尔市十一团职工王世杰与和田地区皮山县木吉镇巴什铁热克村农民麦麦提敏·伊斯马伊力等50多位维吾尔族村民交朋友,认亲戚,相互走访、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谱写一曲民族团结的赞歌。
村里来了汉族兄弟
早春二月,喀拉昆仑山北麓,一场大雪飘飘洒洒。
2月21日,记者与十一团职工王世杰乘车从阿拉尔市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来到和田地区皮山县木吉镇,走进巴什铁热克村,村委会门前,一棵大杨树格外引人注目:粗壮的树干直径约两米,呈灰白色,树干的褶皱隆起,褶皱之间的深度足有2公分,看上去如同百岁老人饱经沧桑的脸庞。树冠像巨大的雨伞或蘑菇,密密匝匝的枝条显得苍劲有力,遥望雪山冰峰,让人赏心阅目,流连忘返。“这棵大杨树已经100多岁了,它是我们村民族团结的象征,民族团结情谊在这里深深扎根。。
“我们的兄弟王世杰来了……” 。看到王世杰,一群维吾尔族村民纷纷与王世杰握手寒暄,亲热得像一家人一样。
“走,哥哥,到我家里去,家里烤肉做好了,抓饭也熟了,今晚我们兄弟再好好热闹热闹……”麦麦提敏·伊斯马伊力拉着王世杰的手说。
傍晚时分,巴什铁热克村炊烟袅袅。道路两旁,一幢幢粉红色的别墅式住房整齐有序。走了100多米,来到麦麦提敏·伊斯马伊力家里。麦麦提敏·伊斯马伊力一家人将大家迎进客厅。红红的地毯,时尚的吊灯、温暖的火炉使客厅暖意融融。大家盘腿而坐,吃着香喷喷的抓饭,叙述着友情。
“今晚,村民们特地举办麦西来普,欢迎你们汉族兄弟来,走!我们到村委会跳舞去。”吃完饭,大家跟随麦麦提敏·伊斯马伊力来到村委会会议室。会议室内,100多位村民自发而来,欢迎远道而来的汉族朋友。
“来吧!朋友,王世杰带来汉族朋友自远方来,让我们唱起来,跳起来……”一曲高亢、悠扬、超乎寻常的高音直冲云霄。 “嘭、嘭、啪、啪、嘭啪啪嘭啪……”随后,都它尔、弹拨尔同时奏响,3位民间艺人开始引吭高歌,男女老少扬手顿足,伴着强劲的节奏翩翩起舞。人们笑着、唱着、跳着,舞姿由平稳转为激烈,忽而旋转,忽而滑冲,忽而微颤。白发老人、青春少年、稚气儿童,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欢乐。 10多分钟后,一曲舞毕,汗水从弹琴、打鼓、唱歌者的脸上淌下,他们大口地喘着粗气,兴奋在每个人的脸上流淌。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各族群众之间相互结“亲戚”,勤走访、常团聚,关爱帮扶,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将民族政策落实到生产生活中,用真情和行动让民族团结之花开得更鲜艳,必将形成推动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合力,筑牢新疆长治久安的铜墙铁壁。兵团职工王世杰与皮山县维吾尔族农民麦麦提敏·伊斯马伊力一家人勤走动常来往,手拉手心连心、互帮互助的事迹是各民族之间的感情不断增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加强,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的良好体现,应该大力宣传。”看到这一幕,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侯菊凤说。
感情是互动的,帮助是相互的
阿拉尔、和田两座城相距500公里,塔克拉玛干沙漠横亘于两座城市之间,坐车来回一趟至少需要10个小时以上。“距离不是问题,有感情天涯海角也会去拜访。”王世杰说:“我和麦麦提敏·伊斯马伊力早在2006年就认识了,并成为好朋友。10年来,我们互相帮助,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早已经成为亲戚。”
2006年秋天,棉花开的季节,麦麦提敏·伊斯马伊力和父母外出务工时遇到王世杰。王世杰说:“我有800亩棉花地,你们愿意去帮忙吗?”起初,麦麦提敏·伊斯马伊力对王世杰还有些戒备:“我们可以去,但要签订劳务合同。”王世杰答应了。
那一年,麦麦提敏·伊斯马伊力一家人在王世杰那干了3个月,挣了1.9万元,这是他们一家人当时见过的最多的钱。麦麦提敏·伊斯马伊力的母亲流着泪把钱数了一遍又一遍,用这笔钱回故乡盖了5间房。在他们为没钱买家具发愁的时候,王世杰让麦麦提敏·伊斯马伊力去办理了人生中第一张银行卡,汇来5000元。之后许多年,麦麦提敏·伊斯马伊力带上村里的青年去给王世杰打工,直到2015年王世杰的棉田实行机械采摘。“王世杰‘亚克西’!他是个很讲信用的人。在王世杰家干活,吃住安排的很好,他不但给我们准备了新被褥,还经常买米面油、鸡蛋、羊肉和衣服送给我们。结账的时候,从不克扣一分钱。有时候,我们当中有人病了,王世杰都会带着我们到团部免费看病。这样的朋友,我没有交错,我会一辈子把王世杰当成一家人。”提起王世杰,麦麦提敏·伊斯马伊力赞不绝口。
感情是互动的,帮助是相互的。王世杰对待麦麦提敏·伊斯马伊力和其他皮山县维吾尔族农民亲如兄弟,麦麦提敏·伊斯马伊力和其他皮山县维吾尔族农民对待王世杰也毫不含糊。
2016年5月的一天,麦麦提敏·伊斯马伊力接到王世杰的电话:“兄弟,我的棉田遭遇冰雹,小工怕我破产,跑了。你能过来帮我吗?”
当时,麦麦提敏·伊斯马伊力和妻子已在皮山县木吉镇巴什铁热克村开了两家商店,实在走不开。他找到母亲说:“我的汉族兄弟有难了,需要我们帮助。”很快,一支由他的亲戚和邻居组成的15人队伍赶到兵团第一师十一团。支援队伍在王世杰那里起早贪黑地除草、打尖,一直忙到肉孜节前一天才回家,节后第二天又继续返回干活。“其实,皮山县木吉镇有很多像麦麦提敏·伊斯马伊力那样的维吾尔族村民,他们都很善良和淳朴,你帮助过他,他也会诚心诚意帮你,绝没有半句怨言。”
麦麦提敏·伊斯马伊力说:“王世杰对我们才好呢,在他那里干活,他每天都让我们有肉和新鲜的果蔬吃,逢年过节,还按每5人一只羊的标准给我们准备年货,从没拖欠我们一分钱。”
跨越千里大漠,走访维吾尔族亲人
1月31日(大年初四)晚上,夜深了,王世杰却怎么也睡不着。“我的兄弟麦麦提敏·伊斯马伊力一家人还好吗?我应该到和田去看看他们。”
一大早,王世杰买好礼物,又打电话叫来弟弟,准备一起开车去和田皮山看望麦麦提敏·伊斯马伊力一家人。一位亲戚得知王世杰要去和田,就劝他说和田墨玉县一个月前刚发生过,现在去不安全。王世杰却说,有党和政府维稳力量做后盾做保障,没什么好怕的。随后,王世杰拨通了麦麦提敏·伊斯马伊力的电话:“兄弟,我和弟弟要来看你,马上开车从十一团出发,5个小时后到和田。”麦麦提敏·伊斯马伊力担心他们迷路,花100元包了辆车去和田市接他们,5个小时后,兄弟两人在和田市街头紧紧拥抱。
“麦麦提敏·伊斯马伊力家来了个汉族兄弟。”这个消息传遍了皮山县木吉镇巴什铁热克村。
到达巴什铁热克村,村民们三三两两赶到麦麦提敏·伊斯马伊力家与王世杰握手。
麦麦提敏家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和隆重的麦西热甫迎接客人。“按照维吾尔族传统,只有家里有大喜事或者来了尊贵的客人,才举办麦西来普。我结婚的时候,都没有举办麦西来普,这次,王世杰和弟弟大老远来看我,我用最高的礼仪来欢迎他们,我是真正把他们当做亲人来对待。”
当晚,王世杰兄弟俩住在了麦麦提敏·伊斯马伊力家,睡在温暖的炕上,王世杰和麦麦提敏·伊斯马伊力两人难以入睡,一直聊到天亮。
王世杰来自风景秀丽的甘肃天水,19岁随父母外出打工,后来来到一师十一团三连承包棉花地,靠着吃苦能干,脑子活络,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其实,我们家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与维吾尔族兄弟分不开的。10年前,我们家承包的地多,需要大量的劳力,但劳力紧缺,找个能干可靠的小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认识麦麦提敏·伊斯马伊力后,在他的帮助下,劳力问题解决了,农活干的也很好,我家的收入也越来越高,家里买了楼房和汽车,我永远都要感激麦麦提敏·伊斯马伊力这个维吾尔族兄弟对我家的帮助。”
第二天,天蒙蒙亮,给王世杰打过工的巴什铁热克村村民纷纷邀请王世杰去家里做客。王世杰没有推脱,他给他们每家买了一袋米,一家家送去,还给老人、小孩发红包,让大家分享过节的喜悦。
住了两天后,王世杰准备返回十一团。临走,50多位村民有的拿着核桃、有的拿着石榴、西瓜、葡萄为王世杰送行。“汉族朋友,你以后有时间再来我们村做客,有时间,我们也会去看你。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尽管说。”
“谢谢乡亲们,我会再来村里的,希望你们有时间来十一团,我到时候去阿拉尔市接你们。今后,需要我帮助的时候,我绝对帮。我会尽最大努力,在农业生产技术上、资金上给大家帮助,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看着车窗外送行的人群,王世杰的眼泪扑簌簌往下掉。
在皮山县木吉镇巴什铁热克村,让王世杰依依不舍的不仅有麦麦提敏·伊斯马伊力,还有10余户50余位好兄弟,他们的感情就像牢牢抱在一起的石榴籽,坚固而又相互依存、帮扶。
文/图:记者 王建国
通讯员 郑当、刘艳梅
编辑:王涛 终审:李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