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强度大、职称评定难,建立制度保障职业发展已不容回避
相当长的时间里, “120”一直处于高速运行的状态。截至目前,甘肃省紧急医疗救援中心40名院前急救医务人员承担着兰州市401.55万人口的院前急救、病患转运和医疗保障任务。
吃的是“青春饭” 招个急救医生不易
一名驾驶员、一名医生、一名护士,是甘肃省紧急医疗救援中心一辆急救车的人员标配。
老话说,“医生越老越吃香”,院前急救医生吃的却是“青春饭”。这个行业是高强度、高负荷体力劳动,年纪大的医生在体力上无法达到操作要求。
“出诊箱25斤,担架不下15斤,必须拿,有时还要带上心电图机、除颤设备。”甘肃省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省人民医院站负责人刘钰介绍说。他是2008年1月进入120工作的,目前他所在的站点共有13名工作人员,清一色的男性。“组员们天天风吹日晒,不管怎样的现场都得第一时间赶到。长时间的特殊工作环境,使得不少人患上关节积水、胃病、腰椎病等职业病。”
我国院前急救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各级政府拨款,同时向病人收取低于成本的救护车费和急救医疗费。据了解,受地方财政制约,我省120救护车甚至并未配备专业的担架员,都是由医护人员和司机来担任担架工,运转病人。
按道理,急救小组排班应该比照医院里的护士“三班倒”,但实在是因为人手紧张,即使现在排班已经实行“两班倒”,急救医生的需求量仍然有很大的缺口。
“几乎每年,甘肃省紧急医疗救援中心都会向社会公开招聘院前急救医生,然而年年都会有3—5名医生流失,在人员配置上一直捉襟见肘。”甘肃省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党总支办公室主任张生杰告诉兰州晨报记者。
“都懂不精” 缺少独立职称评定体系
事实上,多年前一般的大医院招聘医生,都要求应届生起码硕士毕业,而急救中心经特批招聘的要求是只要本科毕业就行,却仍缺乏“吸引力”。
为何院前急救医生的岗位不受青睐?首当其冲的问题是缺少事业编制,中心目前共有131人,只有58个编制。
此外,当急救医生的矛盾之处,还在于“干得越久,提升的空间却越来越小”。
这并不难理解,职业对急救医生提出这样的要求——在有限的时间里,维持病人生命体征,为抵达医院抢救创造良好的条件。于是,他们需要具备内、外、妇、儿、骨科的相关知识。然而,院前急救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主要以心肺复苏、气管插管、静脉开通、创伤处理等为主,远不及医院临床技术“高精尖”。“什么都得懂,什么都不精”,这在职业发展上显出窘迫。
更为尴尬的是,中国急救医学发展时间短,急救体制不完善,还没有建立独立的职称评定体系,急救医生评级只能挂靠在内科、外科等其他学科。迄今为止,由于医疗院前急救没有相应的学科,要评职称只好与医院临床医生竞争……在甘肃省紧急医疗救援中心聘用的医生中无一人取得副主任医师资格。
呼唤制度设计 保障急救人员职业发展人的办法短期内难以奏效,只得另辟蹊径。
为了加强院前急救工作,提升院前急救专业化服务水平,省卫计委从2015年开始遴选临床医生到省紧急医疗救援中心院前急救岗位进行轮转服务。今年7月,省卫计委将再次从甘肃省人民医院等9家省级医院各遴选2名临床医生进行轮转服务。
此次,将从9家省级医院的急诊、呼吸、消化、内分泌、心血管、神经内科及普外、胸外、骨科、创伤外科、神经外科 、麻醉科等科室遴选专业临床医生。遴选条件是:45周岁以下,已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有一定临床经验;身体健康,体能达到院前急救工作要求。
短期内,这样的做法或见成效。但从国际经验与规律来看,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日常急救服务的需求量将快速增长。如果院前急救队伍建设的状况依然不能根本扭转,将影响公共安全中应急救护的工作。如何通过制度设计保障急救人员的职业发展,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急救体系,不容回避。
来源:兰州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