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苹果发展存在问题及措施
一、静宁县苹果产业的发展现状
静宁县的苹果种植面积已达106万亩,占到耕地面积的68.7%,是全国苹果种植面积最大的县份和苹果产地收购价最高的县份。2015年产量60多万吨,产值25亿元,果品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然而,近些来,由于全国苹果的种植面积以年15%、产量以年10%的速度增加,进口数量成倍增长,而出口下降、消费增长迟滞,供过于求和产需脱节将成为苹果产业的“新常态”。
二、静宁苹果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自然突害严重,农民避之不及导致苹果减产或绝收。近10年间,静宁苹果每年总会遇到不同等次的自然灾害:苹果开花期间,寒流入侵肆虐,导致苹果花摧残不同程度减产“苹果袋套上以后到采摘之间,豆大冰雹导致苹果伤痕累累,价格锐减,农民只能当作苹果价卖掉(价格3-4角之间)。苹果减产或绝收,直接导致农民入不敷出,无法生活。
(二)农民自行入库,苹果以次充好导致外商操控价格。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气调库越来越多,库存数量猛增,多数是农民自行存的或者是当地的果商存放,外地的果商村的很少。其原因有三:第一是随着天气调库的修建,方便了农民或者本地果商存苹果,他们可以赚取苹果收价到苹果发价之间的利润;第二是农民或者本地果商收苹果时,把关不严,可以以次充好,买到好价钱;第三是外商不再去苹果地亲自收取苹果(这是因为:一是收取苹果成本增加;二是农民不愿意卖给他们;三是可以转嫁投资风险)。让农民或者本地果商承担,外地商人不管收入价格的多少,他们只根据外地市场价格从本地批发苹果,准确的市场价格让他们有利可图,本地农民或者本地果商以次充好,苹果质量不高,加之资金本身就紧拖不起,为了尽快拿到钱,任由外地商操控其批发价格。
(三)宣传不到位,静宁苹果市场扩展不及时,销量赶不上存量。静宁苹果的种植面积一年比一年多,气调库也在递增,库存量也在逐年增加,但是苹果的销售市场份额远远不及存量的增加,供过于求,导致苹果价格持续下跌。
近几年静宁城乡公路上几乎都能看见气调库、冷库等贮藏设备,其真实的库存量早已超过静宁苹果一年的产量。库空意味着库主赔本,在这种情况下,外地商人把相当数量的陕西、庆阳等地的苹果进入静宁县储藏库,装的是静宁苹果的箱子,贴的是静宁苹果的商标,由此造成了保护静宁苹果地理标志严峻的问题:静宁县独特的区域标识名存实亡。
(四)商标滥用问题严重。静宁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气候,苹果易于储藏的时间较长,且苹果口感好等诸多优越的品质,使静宁苹果在我国苹果销售市场上多年保持销售第一的优势。但是近几年,苹果销售市场上屡屡出现冒用“静宁苹果”品牌的现象,静宁各大纸箱企业,年生产各类纸箱7000万件,远远超过了当年苹果装箱的容量。
三、加快静宁苹果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建立防御自然突害的体系,最大限度地减轻受突面积。静宁县在最有可能发生冰雹自然灾害的地区,设立的大炮,人工驱散形成冰霍的条件,减轻发生冰雹的概率;在发生霜冻的季节,乡(镇)干部组织群众放烟,用这种最原始的方法来缓解受灾程度“有些地区甚至在苹果树上空及四周拉网,来防止冰雹霜冻的肆虐。
(二)科技驱动,擦亮“静宁苹果”金招牌。为了实现“静宁苹果”产业长足发展,进一步加强全县苹果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从育苗到修剪、销售的全产业链突破,早在2013年,静宁就率先在全省组建成立了“果树果品研究所”,并加强与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农科院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常年合作。为了进一步提升“静宁苹果”的品牌含金量,科技的元素几乎渗透在“静宁苹果”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2016年4月19日,由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服务中心提供的“全国地理标志产品防伪系统”在“静宁苹果”上正式启动运行。这样每一箱进入市场流通节的静宁苹果,都将拥有可识别的“身份证”,可有效杜绝假冒、以次充好的现象,更好保护“静宁苹果”这个金字招牌。
(三)探索新路,插上“互联网+”的翅膀。电子商务创新了果品产业化的新模式。在过去“公司+农户”结构下,公司果农争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信息不对称。市场信息大部分掌握在公司的手里。但农村电子商务带来了结构性的变化:它在“公司+农户”的基础上成了“公司+农户+网络”的模式。任何一家果农在自己家中,通过市场化的公共电子商务平台,可以直接对接市场。并且,供需双方无须经由第三方中介筛选过滤,最直接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由于减少中间环节,果品的定价更合理,买卖双方互相受益。
作者单位:
编辑:《影像静宁》编辑部
微信公众号:yxjn0933
微信私人号:jnys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