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农民大爱尽孝 先后赡养7位老人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7-13 12:46:34

本报讯 (记者李琴琴)“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身边好人”李兴明来说,40多年来,他不仅为包括自己父母在内的5位长辈养老送终,而且现在还照顾着87岁高龄的六婶和一位同样87岁高龄的邻家婶子的晚年生活,他做着一件普通人难以做到的事,并且将“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孝亲敬老 为5位老人养老送终


今年66岁的李兴明是白银区水川镇一位普通的农民,近日,当记者来到他位于水川镇均安村的家里时,看到老人正在家里忙活着。记者看到,一座干净整洁的砖瓦房,瓷砖一贴到顶,显示出了主人的勤劳与干练。屋内安装的电暖气,让整个屋内散发着融融暖意,87岁的六婶魏列堂老人则静静地坐在沙发上,不时地透过玻璃窗,看一眼窗外侄子李兴明忙碌的身影,或看一眼这冬日的暖阳,显得惬意而安详。


“老伴儿进城到儿子们那里看孙子去了,家里就我和六婶。”李兴明介绍说。六叔六婶是李兴明隔了几辈的堂叔堂婶,一直膝下无子。从1980年李兴明将多病的六叔六婶接到家中照料起,至今已经有27个年头了。在2005年六叔、2009年父亲相继病逝后,李兴明对身患肺病的六婶照顾的更加无微不至。为了让六婶生活得更加舒适,2013年,李兴明花了8万多元,盖了一院新房,不仅外墙都贴上了瓷砖,屋内安上了无污染的电暖气,就连家中的所有家具全换成了新的。为此,六婶一提起堂侄李兴明的好,就时常红着眼睛,感慨地说自己的命真好。


原来李兴明从小就被父亲过继给了他没有子嗣的二叔二婶,希望他将来可以为二叔二婶养老送终。而其二叔也只是父亲的同村堂兄弟。尽管长大以后的李兴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但他并没有对父母有半句怨言。随着二叔二婶和父母年迈,李兴明渐渐承担起了赡养两对老人的责任。他白天辛勤劳作,晚上端饭送水,有好吃的好喝的总是先让老人品尝。虽然辛劳,但一家老小和睦相处,其乐融融。逢年过节,给老人该添的新衣新鞋新袜子,样样都不少。


1989年,74岁的二婶在李兴明的赡养下走到了生命的终点,多病的二叔也因小脑萎缩瘫痪在床。平日里端饭喂水、洗脸洗脚,自己的媳妇还可以搭把手,可是穿衣翻身、擦拭身体就全靠李兴明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次翻身擦拭,李兴明始终如一,耐心平和,直到1999年老人去世。


就在二叔过世后没多久,李兴明的母亲又患上了脑血栓,经过抢救,但是落下了半身不遂、语言障碍。生怕母亲有任何闪失的李兴明总是要求陪在母亲的病床前,只有白天在其他兄妹来换班的时候,他才抓紧时间打个盹。这一陪就是20多天。母亲出院后,李兴明又经常帮母亲煎药、扎针、擦拭、按摩,然后进行康复锻炼。按摩时间长了,他的手会发酸、发麻,但他从未想过放弃。


除了母亲,李兴明需要照顾的还有年事已高的六叔和父亲。由于身体不适,老人们总会不时地表现出一些烦躁、郁闷的情绪,有时甚至会絮叨个不停,对此,李兴明总是面带笑容,耐心疏导。看到一家老小其乐融融,妻子和孩子们也非常理解、支持他,这让李兴明觉得自己亲力亲为照顾老人不仅是尽了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为自己和孩子们积福积德,给孩子们做了一个好的表率。


出资近8万 给邻家婶子建新房


随着母亲、六叔和父亲的相继过世,让李兴明心中“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更加强烈。后来,这种内心的遗憾让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在更加悉心照料六婶晚年生活的同时,他又主动承担起了赡养二叔87岁高龄的弟媳妇金庆林老人的“义务”,不仅帮助、照料这个婶子母子俩的日常农务和生活,而且还在2012年花了近8万元为老人盖了7间新房,甚至连屋内的沙发和床都购置一新。知道这件事情的人都觉得他傻,可是李兴明却说:“金婶丈夫过世早,儿子耳朵又有残疾,一家人生活很艰难,我看着心里不舒服,就想着帮他们一把,让他们过过好日子”。


天道无亲,常于善人。只有给予老人人格的尊重和精神的慰藉,才是最好的孝道。几十年来,除了双亲之外,李兴明赡养照顾的5位老人虽然是同宗,但也隔了好几辈人,但李兴明却无怨无悔。他用真情的付出,不仅赢得了村民称赞,也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在他看来,自己家有十七八亩地,几个孩子每月还能给自己上千元的生活费,自己又上有老可行孝,自己很知足,唯一遗憾的就是没有让已过世的几位老人享到清福。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希望转载,请联系小编微信:maidadou0714。未经授权转载的,我们将按照《微信公众平台关于抄袭行为处罚规则》进行侵权投诉。欢迎您分享到朋友圈。

精彩阅读

    “心连心”情暖会师圣地

    “我的传家宝”栏目线索征集启事

    甘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涨啦!这次调整范围大,9月底前发放到位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