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与阴影——2017学前教育议题评述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7-30 12:32:10


2017年是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第三期启动之年,也是《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学前教育阶段可以分类注册开始实施的第一年,代表委员对学前教育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奕阳教育研究院学前教育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与《学前教育公共政策观察》杂志,围绕“改革幼儿教师编制”“培养农村师资队伍”“将学前纳入义务教育”“发展普惠性幼儿园”“加快学前教育立法”“加大财政投入”“解决流动儿童入学”“发展全纳教育”“关注教育装备安全性”等几个议题对今年的提案进行了梳理和评议,期与学前教育同仁共同探讨学前教育改革发展。


一、关于学前教育改革的关键内容 

关键词:“幼儿教师编制改革”农村师资培养”

郭层城:【人才流失是甘肃学前教育的大问题 

通过多次到乡村走访调研发现,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是关爱留守儿童的关键,社会组织的救助只能起到补救作用。目前,造成甘肃学前教育师资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的劳动报酬不高。解决学前教育人才流失的问题,需要把师资力量建设纳入贫困地区的教育支援系统中,把更多的资金用到师资培养上,而非校舍建设,提高贫困地区教师待遇不仅能够留住人才,也有助于推动当地的就业。

杨文:【农村幼儿园缺老师、缺好老师】

“2011年到2015年,农村新增幼儿教师13万人。”杨文对自己掌握到的这组数字非常担心。因为这些教师中,相当一部分人属于中小学教师转岗或缺乏师范教育背景,他们所有的相关知识技能仅来自于短期上岗培训。

钟秉林:【幼儿教师数量质量同时不足

很多地区农村学前教育师资的准入资质不达标,缺乏稳定和高质量的师资。在调研中也有类似发现:西部某省一个县的4所公办幼儿园137名教师中,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只占4.7%。西部另外一个省的一个县级幼儿园2014年转岗入园28名教师中,畜牧、桥梁工程专业,学什么的都有,只有1名是学前专业的毕业生。

朱永新建议在学前教育进行教师编制改革

第一,完善教职工聘任制度。当前,全国包括中小学在内的事业单位聘用制度推行比例约为95%。但国家有关部门并未出台教职工聘任制度实施细则,致使教师聘任政策实施流于形式,聘用合同约束力十分微弱。建议尽快出台“教职工聘任制度实施细则”,明确教职工聘任的程序、合同规范、续聘与解聘办法,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职工各方的职责权利,以此作为教职工人事管理的基本依据。

第二,完善非在编教职工工资收入、社会保障制度。尽快出台幼儿园教职工社会保障实施细则,将聘期内非在编教职工工资以及医疗、养老、工伤、失业、生育、住房、子女受教育等社会保障中应由单位承担的部分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目录,由公共财政补齐现有非在编教职工的工资待遇差额,使聘期内非在编教职工在工资待遇水平、社会保障制度、工作福利标准等方面与在编教职工一致。与此同时,积极培育第三方教职工人事代理机构,、社会保障等人事管理服务,所需经费由公共财政保障。

第三,疏通聘期内非在编教职工职业发展渠道。修订教职工职称评聘、岗位管理办法,保证聘期内非在编与在编教职工有同等的职称晋升、评奖评优机会,确保所有聘期内的教职工有同等接受培训和交流轮岗的机会。在进行工资、社会保障制度并轨的同时,逐步构建在编与非在编教职工平等的职业发展平台。

第四,探索建立以工作实绩而非身份为依据的教职工退出机制。依据聘任合同规定的岗位职责对聘期内在编与非在编教职工开展工作评价与考核,严格续聘程序,解聘无法完成岗位职责的不合格教职工,建立常态化的不合格教职工退出机制。在编与非在编教职工同时面临工作考核与退出的可能,打破“铁饭碗”的定式思维,逐步形成以工作业绩而非身份为依据的教职工退出机制。非在编与在编教师、保育员在待遇水平、职业发展机会、社会保障水平上都保持统一,编制就不再是制约学前教师队伍的关键因素,以此保障学前教师队伍的不断充实。

第五,改革“财政跟着编制走”的拨款制度,打破公办民办藩篱,建立学前教育生均经费拨款制度。建议在学前教育进行编制改革的试点,条件成熟时,可以取消编制,按照生均拨款的办法,在学前教育阶段创新教职工人事管理制度。

胡卫:【从体制机制上破解师资难题

一是改进原来编制的核定标准,定向农村适当倾斜。二是建立健全教师编制的动态管理机制,就是把有限编制用好、用实。

杨文:建议有关部门,可以对师资培训质量进行过程性监控,切实提高培训的有效性,还可以请学前专业高年级学生到农村幼儿园顶岗支教,把农村幼儿教师置换出来,脱产到高校接受以学期为周期的系统专业培训。

关键词:“将学前纳入义务教育”发展普惠性幼儿园”

朱永新:【建议义务教育向下延伸一年

与其全面出击,快速扩大学前教育的普及率,不如重点突破,确保学前教育一年的品质。可以先不提义务教育,而是实行免费教育。尤其是在农村,可以与小学建设一并考虑。

陈宝生:【不提倡某些省15年免费教育 要从国情出发

义务教育是向上还是向下要依法确认。义务教育有几个特征:强制、普及、均衡。从强制角度,如果说向上延伸或者向下延伸,这会带来很多问题,我们现在不具有这样的社会基础和共识。从普及,即法定,是义务,这样就减少了学前三年教育和高中三年教育的选择性。从均衡方面讲,国家这么大,义务教育普及时间不长,还是低水平,脱贫攻坚战,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还有很多问题。某些省15年教育是“免费”教育,不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要立法,地方是不能自己定的。在民族地区的免费教育是从民族角度出发的,其他地方如果有财政支撑,可以从实际出发考虑。,,这个阶段办任何事情都要从国情出发考虑,不办超越发展阶段的事情。

刘焱:【缓解入园难未必要将学前纳入义务教育

免费是免费,义务教育是义务教育,这是两码事,不要把它们混为一谈。现在即便把学前三年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恐怕也不能真正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要真正解决这些问题,帮助家长减轻育儿负担,“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是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应当以教育公平为基本原则,做好发展普惠性幼儿园政策的顶层设计,形成普惠性幼儿园质量标准、收费标准、教师基本薪资标准、家长成本分担比例一体化机制。

储朝晖:【学前三年教育应实施免费而非义务教育 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入园】

政府站位要保底。一是保证社会底层的孩子能进入幼儿园,二是要保证家庭条件很差的孩子能进到幼儿园。从过去政府办优质园转向政府保底,在此过程当中,政府的角色要转换。不仅仅去办园,而是做好幼儿园、幼儿教育的管理,包括投入的均衡,让所有3—6岁的孩子都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幼儿教育服务。


关键词:“加快学前教育立法”


马建苹:【应加快学前教育立法,通过法制建设和制度创新确保学前教育步入法治化、规范化发展轨道。

在调研中发现,当前,学前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在全国各地都很突出,表现在:公办幼儿园数量不足,全面二孩政策带来的适龄人口入园需求激增,入园矛盾压力巨大,同时企事业单位因办园成本、用工风险、安全责任、主办单位变化等原因,继续开办公办性质幼儿园的积极性不高,其所办幼儿园也面临可能停办或改制。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进度与城市扩张速度相比严重失衡,城镇学前教育资源“短板”日益凸显,制约着学前教育的健康协调发展。住宅小区配建幼儿园移交困难,目前,入园难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城区,由于城市的吸附效应,新楼盘和住宅小区不断增加,外来人口不断涌入,但小区配建的幼儿园、中小学却难以移交地方政府管理,缺乏硬性规定和刚性措施,难以移交政府办成普惠性幼儿园。师资配备不足,缺口较大,新建公办幼儿园,大部分编制部门未审批、未下达编制,师资缺口较大。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整体素质不高。

庞丽娟:【建议加快学前教育立法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我国迫切需要出台《学前教育法》,明确管理体制、投入体制、运行保障机制、办园体制和教师身份待遇保障机制等各方面问题。同时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庞丽娟还提出应核算入园生均成本,明确生均拨款标准,政府、社会与家庭的分担机制,并对城乡弱势群体建立国家学前教育基本免费保障制度。


关键词:“加大财政投入”


张志勇:政府对学前教育投入较弱

从保障机制来说,学前教育是最薄弱的。张志勇说,首先应加强对公办幼儿园的保障。包括公办教师的配备、办园条件的改善、公用经费的拨付,都要加强。其次应加强居民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应像义务教育学校一样,强化城镇居民区幼儿园配套建设。这些配套幼儿园应建成公办幼儿园,或者普惠性幼儿园。其次,加强民办幼儿园的管理,督促民办幼儿园建立和完善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和社保机制,只有如此才能稳定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让民办教育幼儿园健康发展。对学前教育的发展,各级政府应分类施策,分别对公办幼儿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给予不同的财政支持,以不断提高学前教育的公益性。

庞丽娟:【学前教育投入结构和性质要优化】

一是在投入方向上,要由强调新建园转向保障已建园的正常运转与开张招生。

二是在投入结构与性质上,,而要更注重投入、支持普惠性幼儿园,包括公办园、公办性质园和普惠性民办园的建设发展上。惟“普惠”与“质量”,而不惟身份,这是又好又快地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提升教育质量的最有效的办法。

三是在投入结构上,要大力度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抓紧研究出台硬招、实招,切实保障与提高教师待遇,特别是进一步提高乡村教师的薪酬与社会保障待遇等,真正补上各地尤其是乡村学前教师队伍的严重“卡脖子”短板。

应加紧出台国家层面的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并指导要求各地因地制宜,但不得低于此基本标准;建立稳定的对中西部、对老少边穷地区的的倾斜支持政策和对贫困弱势群体的基本免费学前教育保障制度。

李卫红: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贫困地区投入保障机制。建立脱贫攻坚重点支持地区以公办园为主、公共财政保障为主的学前教育发展机制,出台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设立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财政性投入最大限度地向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倾斜。


关键词:“流动儿童入学问题”

葛剑雄:【详解上千万流动儿童入学的三大难处】

据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6》计算,中国农民工子女的随迁率,正在不断逼近留守率。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有随迁子女1367.1万人,留守儿童2019.2万人,农民工子女的随迁率达40.37%,留守率则接近60%。对于流动儿童群体来说,义务教育这项公共服务要实现真正的均等化,还有一段长路要走,问题比较复杂,主要涉及三个问题。第一难:教育事业费难以“钱随人走”;第二难:流入地政府承担力有限;第三难:超大城市仍在疏解人口。


关键词:“全纳教育”


。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修订《义务教育法》,进一步明确全纳教育理念,建议将目前的《义务教育法》第十九条修改为“各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全纳教育资源中心,支持残障适龄儿童、少年进入到普通学校接受教育”。普通学校应当合理配置相关设施和专职特殊教育资源教师(参考台湾地区比例1:7)以确保残障适龄儿童、少年在学校内获得优质教育。原已经设置的实施特殊教育的学校向资源中心转型,为特殊需要儿童提供全纳教育支持。

第二,加强多方沟通协作,实现资源体系互通。

政府部门间要加强协调支持,建议卫生、教育、民政、残联等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从源头上了解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数量分布、健康状况等;教育系统内部要加强普校与资源中心协作,统筹区域内各幼儿园、中小学、职业学校,确定安置适龄儿童的教育机构,并根据需要设置、改进、调整人员和资源设施。

第三,加大师资培养力度,提升所有教师全纳教育的专业能力。

第四,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建立多元支持体系。

第五,建立监测评估体系,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建立规范、 科学 、有效的义务教育督导评估体系和监督制度。


关键词:“教育装备安全性”

陈宝生对于校园跑道安全性,应主要抓三个方面:

第一,要修订或者新建标准。这两年我们和有关部门、研究机构合作,对跑道建设的材料、设计、建筑等方面分别制定了标准。这个标准已经经过了充分论证,今年上半年按照标准发布的程序进行适应性调查,这是制定一个标准的基本程序。适应性调查是大范围的,这个程序完成之后,标准就要对外公布,将来就按照这个标准执行。这是要办的一件事。

第二,在制度上作出修改。招投标制度不是按照谁报价低,就让谁来中标,要按照标准、质量要求来办,这是关系到我们后代的事情。

第三,靠实责任。我们和几个省市签订了备忘录,将来还会逐步和更多的省签订备忘录。,责任落实了,才能逐步减少这类事情,责任不能缺失。今后校园跑道以及相类似的设施,在建设程序上最好是搞代建制,谁中标谁代建。建完以后“交钥匙”,交给学校使用就可以了。学校不会做,就请专业力量来做。


、关于学前教育发展的几个担忧

1.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并未形成。

自2010年后,政府制定了一些政策,实施了两轮三年行动计划,目前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已达77.4%。但是,当前公办园只有8.6万多所,而民办园则有15万多所。入园的儿童中,近2/3到民办幼儿园入园。除上海、江苏的一些市和浙江省的少数地区中公办园占50%以上外,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格局并未形成。相当多的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普惠性资源依然短缺。

2.某些深层次的问题如公平与质量问题远未得到解决

  当前一些地区的财政经费投入仍然向示范公办园倾斜,导致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少数的公办园,大部分幼儿家长需要全部或者大部分承担日益增长的托儿服务和教育费用。且城乡之间、东西部地区之间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加重了社会不公平。除此之外,幼儿教师的编制、待遇保障问题,“小学化”倾向等问题并未得到十分有效的解决,学前教育质量堪忧。

3.学前教育长效发展机制并未建立起来。

  当前学前教育系统中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结构并不是很明确;政府对于政策的制定、政策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清晰的思路;不同层级政府及政府不同部门的关系并没有理顺;管办评的长远运行机制并未建立起来。

4.分类注册下,学前教育行业结构可能会发生重大变化。

《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学前教育阶段可以分类注册。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可自主选择类别,“营利性”民办学校将注册为企业;“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则将获得与公办校等同的税收优惠、土地拨款政策等。这一政策将对2010年以来提出的“建立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战略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从政府管理的角度来看,对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幼儿园该如何配套政策?在一个民办园占多数的省及地区,实施分类注册制,这又将如何建成“公共服务体系”?过渡性质的“民办普惠幼儿园”该何去何从?


此文抛砖引玉,期与大家探讨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这些深层次问题。





《学前教育公共政策观察》

免费赠阅


《学前教育公共政策观察》创刊于2009年5月,为季刊,是奕阳教育研究院与21世纪教育研究院合办的学前教育公共政策刊物。本刊立足行业特点,定期收集整理学前教育公共政策新闻与资讯,为高校、科研机构、教委研究人员、管理者、政策制定者以及幼儿园、幼教企业管理与教学研究人员等全面了解、把握学前教育的政策动态、趋势变化、观点事件等提供支持与参考。


对本刊感兴趣的幼教同仁,可以点击文章底部的“阅读原文”填写申请,我们将定期赠阅予您,愿您与我们在专业发展上继续一路同行。






版权声明

原创稿件,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填写申请。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