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曲剧 | 我国八大剧种之一
起初是踩高跷哼小曲儿的高跷曲子
1926年夏
汝州(原临汝县)人朱万明、关遇龙领班的高跷曲子班“同乐社”演出时突逢大雨,无法踩跷,于是便甩掉高跷,登上高台,上演了一台新颖别致的高台戏,收到意外效果,就是这次演出,诞生了一个剧种——曲剧。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
台上演戏,台下入戏。
时常听人说,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快,戏曲犹如流行歌曲一样,不再流行了。但此次汇演,记者目睹具有强烈民间生活情趣,宣叙着广大群众喜怒哀乐及爱憎观念,质朴醇厚,乡土气息浓郁的曲剧,却仍场场爆满,听众广泛。演出现场,舞台幕后,生、旦、净、丑,涂抹点画一丝不苟;角色登台,唱念做打,场场真切;台下观者,时喜时悲,如痴如醉。
据介绍,经过90年沧桑锤炼的河南曲剧,在省内外影响力日益隆现,不但在河南大部分地区盛行,而且在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安徽、江苏、内蒙古、湖北等十多个省区传播流行。目前,在全国300多个地方剧种中位列第八,在河南三大剧种中名列第二,是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一场戏开锣前两个小时,角色开始上装。
编辑:谌洁
点击下方“链接”查看更多:
麦田里的留守娃
留守孩子的足球梦
农民制古琴享誉海内外
去掉颜色的春天丨
挖泥鳅的学童丨
夹着鼻子钉马掌丨
少林功夫+植树有没有搞头丨
春天夜色中的生命诉说丨
丨
陈更生:那个梦想起航的乡村小学丨
陈更生:我拍摄6年的编辑部故事丨
陈更生:我在大河报那十年丨
陈更生:那些年,梦中的笑声会把娘亲惊醒丨
关于视觉河南:“视觉河南”是《河南日报》新闻摄影部官方微信公众号,致力于与大家分享、交流最精彩的原创新闻图片。邮箱hnrbsyb@163.com,欢迎各位摄影同仁给我们提供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