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丨马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8-23 12:11:49

提示:    点击上方"中华族谱"免费订阅哦!




马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十四大姓,主要散布于黄河沿岸的省份和东北地区。当今马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1.18%,总人口大约近1500万。
名义图腾
马,是一种动物,在古代除了用于耕作外,主要用于军事上。所以马被引申为“愤怒”和“勇武”精神的化身。军事上最早使用马来拉兵车,到战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马才作为军事人员的坐骑。赵国先祖造父是周穆王的驾车大夫,与马有不解之缘,而中国汉族马姓分自赵氏,所以马姓氏族的图腾是与古代养马牧马的职业有关。
起源演变
汉族马姓源出嬴姓。追根溯源,可上溯到2300年前的战果后期,马姓源出嬴姓,分自赵氏。远足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五帝”时代的金天氏少昊。少昊是以凤凰为图腾的东夷族的首领。少昊之裔孙伯益因助大禹治水有功,帝舜把“嬴”赐予伯益的氏族为姓。西周初,伯益的后裔造父为周穆王的驾车大夫,在平定徐偃王之乱中立了大功,周穆王封造父于赵城,即今山西洪洞县北,造父子孙遂以封邑为氏。其后裔赵籍在公元前408年自称诸侯赵国,称为战国七雄之一。至公元前290年,赵王族人赵奢因破秦有大功,赵惠文王封赵奢为马服君,马服古城在今河北邯郸西北,子孙遂以马为氏,从此以后,在中国的土地上有了马姓。
外族基因的融入
另一支马姓出自外族的改姓。进入汉、晋、南北朝之后,由于北方的战乱和少数民族的大批进入中原,马姓随其他的原华北居民一起向南方和东南迁移和发展。中原百姓中开始融入了大量的北方民族的血液,马姓中也流入了外族人的成分,而且比其他姓氏更为复杂。尤其在唐宋时期,西域人和中东伊斯兰教回回人经丝绸之路,进入中国后纷纷改用汉姓,多以马为首选之姓,他们是当代回族的先人,分布于祖国大江南北,成为当代我国回族的第一大姓。宋朝的西夏党项族的马姓、元朝的蒙古人的马姓、清朝辽宁朝鲜人的马姓、北宋金国的蒙古汪古部以及清朝的满洲八旗费莫氏和马佳氏等氏族所改的马姓,这些外族与汉族长期混居后,一部分成为今天的回族和当地的少数民族的马姓,但很大一部分逐渐同化为南北各地的马姓汉族了,尤其是长江以北地区这类的同化要早于南方,同时更为普遍。南方东南沿海地区马姓中融入外族基因主要发生在明清时期,来源仍以海上做贸易的中东伊斯兰教回回人为主。除此之外,流入马姓的其他事件是改姓,最重要的是五代以后司马复姓的改姓。 
历史上马姓的分布和迁移
马姓开始活跃于河北南部,秦朝初移民陕西,并以陕西兴平(古扶风地)为中心繁衍发展,东汉时马姓已越过武陵山由湖南进入贵州,至南北朝时,马姓已分布在长江以北和西南广大地区,唐宋时代,马姓由河南过江西进入了福建和广东,清初入台湾。

    宋朝时期,马姓大约有62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8%,排在第二十五位。马姓第一大省是山东,约占全国马姓总人口的14.8%。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山西、河南、河北,这四省马姓大约占全国马姓总人口的52.1%。其次分布于陕西、四川、江西,这三省的马姓又集中了22.4%。全国形成了黄河流域地区和江西地区两大马姓聚集区。

    明朝时期,马姓大约有78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84%,排在第二十二位。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马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要快,600年中马姓人口纯增长率高达26%,人口纯增长了16万。明朝时期,山东仍为马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马姓总人口的15.6%。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浙江、河北、江苏,这四省大约占马姓总人口的48.2%,其次分布于陕西、山西、河南三省,又集中了23.8%。全国仍以黄河流域地区为主要的马姓聚集地区,但在东南地区的江浙重新形成另一大块马姓人口聚集中心。
当代马姓的分布和图谱
当代马姓的人口已近1500万,为全国第十四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18%。从明朝至今600年中马姓人口由78万激增到近1500万,大约增长了19倍,马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马姓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甘肃、河南、河北、山东、宁夏五省,大约占全国马姓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陕西、安徽、江苏、辽宁、黑龙江、山西六省,又集中了28%。甘肃为马型第一大省,大约占马型总人口的11%。全国形成了沿黄河省份的高比率马型分布区域。

    马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在北方地区是常见的姓氏之一,沿黄河流域的省区是马姓分布的主要地区。在宁夏、甘肃大部、青海东部、内蒙古中西部、陕西大部、四川北部,是马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相对数值较高地区,一般达到2.4%以上,中心地区可达10%以上,其覆盖面积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5%,大约24%的马姓人口居住于此。在华北、东北、内蒙古东部、山东、苏皖鄂渝北部、四川中部、甘肃西部、新疆北部和喀什地区,马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1.2%—2.4%之间,其覆盖面积占了全国总面积的34.6%,大约53%的马姓人口居住于此。
郡望和堂号
马姓的郡望主要有扶风和平阳两个。扶风马姓繁衍出众多支系,代有英才。其中最著名的有铜柱、绛纱两堂。“铜柱堂”典出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当年率军南征平交阯,得胜后汉光武帝为其立铜柱以表其功。到了唐朝,马援之后代马总做了安南都护,为纪念先祖的丰功伟绩,在原址处又立了两根铜柱,分别铸上扬威唐朝的颂文。到了五代十国时期的楚王马希范也立铜柱,以表自己是马援的后代,扬中原的威德。
楹联
重要的马姓楹联有以下五副:
       交云台列象;铜柱表功。
       夫人卖饼;贤后含饴。
       龙虎出谷;鸾凤冲霄。
       白眉继烈;绛帐授徒。
       铸铜标而载功绩,青海重光;设绛帐以授生徒,白眉继烈。
家训格言
马家的家训格言应数东汉名臣马援了。马援,字文渊,伏风茂陵即今陕西西兴平人。少有大志,精于相马,后归顺东汉光武帝刘秀,以伏波将军南征交阯有功,封新息侯,光武帝立铜柱以表其功,位列九卿。“丈夫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等豪言壮语出于马援之口。马援为人严谨,生活俭约,不愿与游手好闲的人为伍,故他训诫子侄也以敦厚,择言、节俭、廉洁为主,并主张“闻言勿议”,反对议论是非。这在当时为一般人所不能及,其家训《诫兄子严、敦书》对后世是有很大影响的。
名人频率和宗族先贤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马姓历代名人371名,占总名人数的0.82%,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十九位;马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66%,排在第三十七位;马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75%,排在第二十五位;马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83%,排在第二十六位。

    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和东北三省的马姓,以先祖赵奢的辉煌事迹开始,在我国历史上不断有名人出现。秦初武安侯马兴;西汉大司徒马宫;东汉名将扬虚侯马武,伏波将军马援,经学家兼文学家马融;三国蜀国大将马超,被誉为“天下之名巧”的机械制造家马钧;唐太宗时名相马周,名将马燧;五代十国之一楚国主马殷;南宋画家马远;元朝史学家马端临,戏曲家马致远,文学家马祖常;明朝航海家马欢,画家马琬;民国东北抗日名将马占山;,经济学家马寅初,细胞组织学家马文昭,生态学家马世骏,作曲家马可,作曲家兼小提琴家马思聪。





中华美德传青史

民族精神历

木本水源怀先祖

敬宗睦族启后昆



中华族谱

www.zhzp.top




长按上图,识别二维码关注

一更多精彩一







修谱热线

- 0595-27171819 -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