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歌看微信,感觉更舒心
初春雪后,天空响晴,碧空万里,心旷神怡。我选择在这样一个温暖的午后,造访这里。一样地,陪伴我的只有几处阁楼,几块石碑,他们都沉默不语,只有我安静地读着上面的文字,不时地用相机记录下隽永的瞬间。远处偶尔传来几声喜鹊的鸣叫,让此时此刻显得更加静谧美好。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古老的故事。我们从小听故事的时候,师长爱用这样的开头。大路和碑石距离五米,碑石和大路距离五米,而数十年来我在大路上来来去去无数次,今天才踩过这五米的雪后泥泞,在这和煦的春风里,来到了这块很久很久以前的碑石前面。唐兀公碑坐落在濮阳县杨十八郎村南唐兀公祖莹,为元顺帝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立石,通高3.2米,身高0.7米见方,下端每面浮雕斗拱三垛,盝顶,碑码上圆下方,仰莲底座。上刻“大元赠敦武校尉军民万府百夫长唐兀公碑”。
经过岁月的风吹日蚀,碑文已经有些破损,有些还是西夏文,但从能看懂的一些文字中间,还是能够隐约地感受很久很久以前,那段跌宕起伏的历史:元朝初期,唐兀公随皇嗣南征,久经沙场,屡建奇功,后带军籍来此做地方官。他为官清正,兴利除害,深受人民爱戴。1985年,专家根据此地发现的《大元赠敦武校尉军民万户府百夫长唐兀公碑铭》所提供的线索,前往濮阳考察党项后裔,以他们查访到的杨氏族谱及记载杨氏事迹的《述善集》等资料与碑铭相印证,得知现今居住在柳屯乡十馀个自然村里的3500多位杨姓居民均为党项遗裔。杨氏的先祖唐兀台世居西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西夏末年归附蒙古,从军征战多年,后其子闾马定居濮阳,易姓杨氏,至今已传二十八世。杨氏子孙虽然聚族而居,但因长期生活在中原地区,其语言文字、生活习俗已与汉族毫无二致,他们今天申报的民族均是汉族。十多年前曾有一位笔友,就是该村杨姓居民,遗憾当时也没有索要一张照片,后来断了联系。
到此处拜访虽是夙愿,但也俗事繁忙,时间无多,正要拍摄一下附近的几道风景然后离去,迎面见到一个素朴的老者,六十多岁年纪,胡须花白凌乱,外套为一身旧式的深蓝中山装,与北方农村的老者装束无异。我问他,“大爷,你是不是也姓杨,是这个村的吗?”老者称是,一时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讲述起来。老人说,原先只有一个什八郎村,后来分作八个,五个属鲁河乡,三个属柳屯镇。唐兀公碑处原有将近三百亩的公园,有一条宽阔的甬道,安放了很多石器,后世出了“败家子”把一些东西给变卖了,才变成现在这副样子。言语至此,老者并无太多愤懑,毕竟是一种过去了。我们一老一少,在那里谈了有二十分钟,老人家里还存有杨姓四代的家谱,因为时间关系,没法再去细细观看。临走,老人用此地通常的热情方式,“到家喝点水吧!”我心怀感激,婉言谢绝,挥手作别。
我们都是过客,在一方天空下,在一块热土上。唐兀公碑记录着濮阳历史上一段热血沸腾的往事,而我则记录下一个濮阳后生,对前人的缅怀和崇敬。作为一个过客,我像风一样地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唐兀公碑在北方的初春原野上伫立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