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而取关与默默拉黑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8-02 08:32:47

版权声明

本文首发自微信公共帐号:
学习学习再学习(xiaolai-xuexi)
无需授权即可转载,甚至无需保留以上版权声明;
转载时请务必注明作者。

我猜,大多数正常的人其实原本好客的。

前两天我还在回想小时候跑到邻居家看电视的情形

…… 那是电视机刚刚在国内普及的年代,万人空巷,排球赛时段,所有人都会守在电视机旁。那时候并不是家家都有电视机,而有电视机的家庭通常跟现在的人不一样,好客得很,大门敞开,甚至常有赶不及回家看的陌生人探头进来打个招呼之后就大大方方坐下,一起做“吃瓜群众”,瞬间毫无隔阂地跟大伙一起大呼小叫,一起提心吊胆,一起兴奋到失态……

没有互联的时候,人们的活动范围见识范围都是相当有限的。一家几代住在一个房子里,顶多有个院子。虽然房子、院子都是有门,但那大门一般都会敞开着,常开着……

偶尔有陌生人伸头进来,问,“能喝口水吗?”,院子里正在干活的人甚至可能是这样的回复:“嗯,水缸在进门左手边,水瓢自己找……” 那人喝完水,说声谢谢,继续赶自己的路去了。

后来,城市越来越大,流动人口越来越多,高楼林立,这些都挺好的;可再后来,防盗锁、防盗门开始成了热销产品,甚至必备产品…… 其实这是相当令人寒心的变化。

这是残酷的事实:只需要一个坏人就可以让一个城市的人都突然之间变成另外一个样子。不妨看看那起 1988 年起始,直至 2016 年 8 月才破获的甘肃白银连环,你可以想象, 那里的人们怎么还可能大门敞开地生活?

某种意义上,在互联网上开个博客,在社交网络里注册一个帐号,和买个房子安个家没什么太大的区别。若是说有区别,那区别在于,互联网上的这个“家”,只能大门敞开,大门常开,来者是客,且客无需随主人之便。因为多来个人其实也不占什么地方,不碍什么事儿,于是,从主人角度望过去,当然是客人越多越好,越多越好玩……

不过,说实话,有些客人确实非常讨厌,甚至面目可憎,心思黑暗,且不知起码的廉耻,也不懂起码的礼貌。

有个词,叫做“愤而取关” —— 就是令人讨厌之人常说的话。

没人强迫你来啊?没人逼你关注啊?你来了,挺好,不需要打招呼,你走了,没人知道,也不需要打招呼。你来了,但呆了一会儿你不爽,走就是了麽!你非要觉得你不爽是主人造成的,然后“不由自主”地希望撂下这么一句话让主人不爽,否则你就觉得不公平,于是更不爽…… 谢谢你,你不说出来我还不知道,你既然已经表白了你的心迹,那最好还是把你拉黑罢 —— 为你单独做一道门,让你再也不用进来,这样大家都省心,世界这么大,随处你都可以看一看,但,这里,你不行。

为什么过去纯朴的人们做了门却愿意常开?因为他们认为还是好人更多,做个门是用来防坏人的。互联网上本来不需要们,但,坏人不多,但确实是是有的,所以,“拉黑”就成了一个为坏人定制的东西,专门给他们用的东西。

一般来说,凶手不可能隔着互联网杀人,顶多就是动动嘴皮子,所以,互联网上很难有实际的坏人,更多的不过是“恶心人的恶心人”。

一个有趣得现象是,恶的上限被拉低之后,人们会对恶的容忍度也会随之降低。现实生活中,不动个拳脚很难彻底结仇,可在互联网上,一言不合就撕逼的现象屡见不鲜,就是这个原理。

有的时候,“修养”这个东西用处不大的。大早晨本来挺高兴的,看到俩个留言毁了整个早餐的味道,这几乎是生理反应,根本轮不到理性思考发挥作用。

幸亏,有个“拉黑”的功能。

今早看着微博上这两条留言,脑子里不由自主地推理了一番:

  1. 别说万分之一用在财富自由上了,就是婚姻生活也是一样的,只有万分之一的人最终拥有长期幸福的婚姻生活…… 但这和讲道理的人有什么关系呢?和学道理的人有什么关系呢?
  2. 栏目从一开始就说清楚了收入去向,不仅仅是我有情怀,而是我有资格有能力做有情怀的事情,你在那里酸什么?

还好,我已经吃过早餐,所以,没影响早餐的味道;又正好是上厕所的时候看到这条留言,所以反倒乐了:“这还真是为我要写的文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素材”……

你们有“愤而取关”,我有“默默拉黑” —— 甚至还有“拉黑之后广而告之”呢。

其实,默默拉黑是需要很大勇气的事情,并不像很多人以为的是“小心眼”的行为。我有个朋友,最近一段时间“被辞职”、“被撕逼”、“被匿名爆料”,引发了很多的关注,引出了很多的评论。我看着都有点心疼,看得出当事人也非常难过。但我个人觉得这没啥可参与的 —— 我甚至没跟他直接聊过这个事情。万一他看到了这篇,我只想告诉他,“都默默拉黑就算了 —— 反正你死不了的,一个大活人怎么可能被别人说死麽!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