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蒙河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电视连续剧《芈月传》中,有不少骑马士兵脚踏马镫的镜头。但考古发现告诉我们,剧中演绎的战国时代,马镫还没有被发明出来。换句话说,马镫被编导们“穿越”了时代。
一个小小的马镫有什么可较真儿的?说起来,它不但是个史实问题,还是一个考古课题,更是一个被国际学术界关注的话题。因为它的发明和使用,从技术角度推动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像美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林恩·怀特就说过:“很少发明有如马镫那般简单,而很少发明又有如此重大的历史意义。”英国的中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也道:“可以说,中世纪的欧洲经历了成千年的纷争,大半由于中国发明的马镫。”
这两位国际上赫赫有名的学术大家为什么给马镫以如此之高的评价呢?这还要从人类最早的骑马说起。
有研究表明,在没有发明马镫以前,人类不但上马困难,而且即便上了马之后,骑马也很辛苦。由于没有马镫,骑马人的双腿缺少支撑点,只能在马腹的两边空悬着。一旦马奔跑起来,骑马人只好双腿夹紧马腹、双手抓紧马鬃,才不会从马上掉下来。而有了马镫,有了落脚点,上马便捷了,骑马也能坐得稳,同时双手也得到了解放,搭弓放箭,挥刀劈杀,做各种动作就容易多了。这样一来,骑马人和马匹便被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马助人力,人借马威,这给交通、通信、放牧特别是战争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人类开始进入骑兵时代。对此,李约瑟还进一步说道:“就像中国的火药在封建主义的最后阶段帮助摧毁了欧洲封建主义一样,中国的脚镫在最初帮助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建立。”
然而,在人类发明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马镫,到底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发明的呢?这在学术界已经争论了将近一百年。大部分学者认为最早大概在4世纪前后,西亚、中亚和东亚便有了皮马镫,并且考古实证显示,中国是马镫的主要发明地。
图1 湖南出土的釉陶俑
中国目前发现的马镫资料,有形象和实物两种。其中,形象的资料以湖南长沙出土的西晋永宁二年(公元302年)墓的骑马俑为代表(图1)。该俑在马鞍左侧前部靠近鞍桥之处,悬挂着三角形的马镫。有趣的是,考古学者还发现,该俑上只有左侧一个马镫,右侧却没有另一个马镫,并且骑马人的脚也不放到马镫里。研究者认为,单镫是仅供上下马时方便之用的(图2),而非骑马时双脚踏足之用的,属于马镫发明初期的一种原始形态和用法,最早出现在中原或长江下游地区,时间上甚至可以早到东汉。
图2 陕西出土的釉陶马
后来,大多是2件一副的金属马镫(图3)不断在辽宁、吉林、河南、甘肃等地的晋墓里出土,目前已发现不下20件之多,表明真正意义上的双脚马镫在公元四五世纪已经出现。
图3 辽宁出土的双镫
马镫在中国发明后不久,较早地传到了朝鲜半岛和日本,几百年后,经青海、甘肃、新疆传到了中亚,再辗转传到中世纪的欧洲,并在那里产生了前面所提到的科技史学者们至为赞叹的社会历史意义。
◆ ◆ ◆
本文选自《科学画报》
转载请保留作者,注明转载自科学画报
点击图片即刻阅读
科学画报
普及科学知识,提高民众科学素养